新闻动态 News
上海劲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
www.shjinfu.com.cn(上海劲孚化工科技 021-57629631)--亚太地区(氟)化工原料与特种新材料专业供应商。
公司致力于氟树脂工业与其他特种新材料产业的前沿技术与销售,目前主要经营氟塑料(PTFE/FEP/PFA/ETFE/PVDF等)、色母、氟涂料、PEEK、芳纶、碳纤维、玻璃纤维、功能性化学品及其他特种新材料。
一 :关于射频与微波频的概念
射频(RF)是RadioFrequency的缩写,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,频率范围从300KHz~300GHz之间。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,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。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,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,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。高频(大于10K);射频(300K-300G)是高频的较高频段;微波频段(300M-300G)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。
在电子学理论中,电流流过导体,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;交变电流通过导体,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,称为电磁波。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,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,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,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,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,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,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,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,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。
射频电缆也叫同轴电缆,是由互相同轴的内导体、外导体以及支撑内外导体的介质组成的。在无线电通讯、广播电视的射频传输中,射频电缆是重要的量备。射频电缆的特性包括有电器性能和机械性能,电器性能包括有特性阻抗、传输损耗(氟塑料PTFE高的介电强度(高达24KV/mm)、高的体积电阻(可达1018级)以及低的介电损耗(可达10-5 级)。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基本不随频率、温度的变化而改变。常利用这一特性来生产射频电缆,这一类射频电缆通常可在几十个千兆赫兹的频率下工作呈现低损耗。)及其频率特性、温度特性、屏蔽特性、额定功率、最大耐压机械性能包括有最小弯曲半径、单位长度的重量、容许最大的拉力、以及电缆的老化特性和一致性。
二 :关于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
凡是能够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、介质系统均可成为传输线,微波传输线不仅可以用来传输电磁能量,还可以用来构成多种微波元件,传输线的种类繁多,按其传输的电磁波类型可以分为三类:
1.TEM波传输线,其中包括平行双线、同轴线、带状线和微带线等,这类传输线主要用来传输TEM波,具有频带宽的特点,但在高频传输电磁波能量损耗较大.RFMini-coaxial 主要用于Notebook,移动电话,GPS,量测仪器,蓝牙技术等
2.TE波和TM传输线,又称包微波传输线,其中包括矩形波导、圆波导、脊波导和椭圆波导等,这类传输线主要用来传输TE波和TM等色散波,具有损耗小、功率容量大、体积大而带宽窄等特点.
3.表面波传输线,包括介质波导、镜像线、单极线,他主要用于传输表面波,电磁波能量沿传输线表面传输,这类传输线具有结构简单、体积小、功率容量大等特点,主要用于毫米波段,用来制作表面天线及某些微波元件.
一般对微波传输线基本要求是:能量损耗小、传输效率高、功率容量大、工作频带宽、尺寸均匀等。目前,微波波段使用最多的是矩形波导、圆波导、同轴线、带状线和微带线.
分布参数及分布参数电路
传输线有长线和短线之分,所谓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与线上传输电磁波的波长比值(电长度)大于或接近于1,反之成为短线.
长线和短线只是一个相对概念,均相对电磁波波长而言,长线并不意味着几何长度很长,而短线也并不意味着几何长度很短。例如在微波领域中,1M的传输线对于1000MHZ(波长30cm)的电磁波而言属于长线,在电力系统中1000MHz的输电线对于频率50Hz(波长为6000KM)的交流而言却是短线,根据传输线的分布参数,目前主流的RF Mini-Coaxial规格如下图所述,不过由于5G、IOT等应用将采用更高的频率,从过去的3GHz以下逐渐上升为6GHz甚至2~30GHz,频率不断升高的过程中对线材和板材损耗都会有非常高的要求,在高频率下如何做到更低损耗也成为5G天线的一大挑战,此外,由于5G的Massive MiMO天线数目和复杂度要远远高于4G的有源天线系统,所以对于降低天线板的尺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根据最新的线缆情报,未来将主流为0.61或者0.64,配合平板和手机来追求轻薄的体验.
根据RF传输线的分布参数,可分为均匀分布参数和不均匀分布参数,我们主要研究的分布参数,是沿线均匀分布,不随位置而变化,均匀传输线一般有四个分布参数,分别用单位长度传输线分布电阻、分布电导 、分布电感 、分布电容 来描述,他们的值取决于传输线的类型、尺寸、导体材料和周围介质参数,可用静态法求得,主流的测试验证参数为特性阻抗,衰减(Insertion Loss),驻波比(VSER)或者RL
针对天线的演进方向,各相关厂商提出了1+1双子星布局,即一个扇区两面天线,一面天线为超宽频超多端口天线可支持2G/3G/LTE所有系统,亦可支持向4.5G演进,我们称之为高阶MIMO,另一面天线则为5G massive MIMO天线,可支持3.5G/4.8G毫米波等5G覆盖频谱,从现在来看,运营商内部也是非常认可这种观点,另外在5G规模建设时,可能64TR massive MIMO的场景,只能针对超高流量热点的,针对通用广覆盖,我们提出性价比较高的4G+、16TR及16TR解耦模式,我们预期,以上天线产品演进方向及相关关键技术,在5G时代的未来10年都会是主流技术,都会有强烈的竞争力.
另外,随着车联网和工业4.0的到来,各种车载天线和近场天线也会兴起...需求巨大
总体而言,新一代通讯技术5G的出现正推进着电子行业的巨轮往各方面突破,诸如主板工艺、天线设计、电池续航、对供应链的把控力等等,显然厂商接下来要迎接的挑战,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,手机因通讯技术的变化而改变,正如过去的手机从物理键盘变成触屏、从电话变成万物互联的起点、轿车从有人到无人驾驶,新通讯技术的出现让手机有了新形态的可能,接下来的手机和电子产品的线材需求设计和要求,会因为 5G 而变成什么样,仍有待我们共同去见证,我们很幸运可以见证这么多,我们也正再见证变革!
三 :附加:“微波传输线有关特性阻抗、电压驻波比、衰减的概念”
依据传输的讯号型式不同,量测出的阻抗可以分为以下三种,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下
單端阻抗 Zse (Single Ended)
差動阻抗 Zdiff (Differential Mode)
同模阻抗 Zcom (Common Mode)
现实的线路不可能做到完全匹配,故讯号在线路中传输其实是一连串的穿透(吸收)及反射的结果.
單端阻抗 Zse (Single Ended)
Single Ended(单端式)
优点:简单的讯号处理,线材成本低(Coaxial)除外.
缺点:工作电压较高,高频容易干扰.(Coaxial除外,此结构最不受干扰)
测试用途:一般而言仪器的端口是以单端50Ω的阻抗最為常見,如欲以NA量測“差分讯号”時,需經由Bulan装换將NA的“单端讯号”转换成差分讯号,TDR的“单端讯号”转成“差分讯号”或“同模讯号”時,只需設定仪器端口即可.
同模阻抗 Zcom (Common Mode)
Common mode(共/同模)
优点:基本上同模传输是用以模拟杂讯或者作为量测线材平衡特性的用途,一般不用在线缆路线上的讯号传输.
差動阻抗 Zdiff (Differential Mode)
Differential mode(差分/差動)
优点:低电压,有抵消同模杂讯的功能(高频性能/价格比,最优)
缺点:讯号处理成本较高.
测试用途:特性阻抗是指电缆无限长时的阻抗,电缆的特性阻抗是一个复杂的特性,它是由电缆的各种物理参数如:电感、电容、电阻的值决定的,而这些值又取决于导体的形状、同心度、导体之间的距离以及电缆绝缘层的材料,阻抗的突变会造成讯号的反射而使讯号传输产生变化和突变.
特性阻抗是由d, D,Σr 所決定b. 特性阻抗和長度無關,同轴线影响阻抗的因素﹕ 介电常数﹔绝缘线径﹔导体线径.
介电常数是材料本身固有的﹐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, 可通过发泡度的大小来改变介电常数的大小﹐即发泡度增大—介电常数减小—阻抗增大﹔发泡度不均匀—介电常数不均匀—阻抗不均匀。
绝缘线径﹕绝缘线径增大—阻抗增大﹔绝缘线径不均匀—阻抗不均匀。
体线径: 导体线径增大—阻抗减小﹔导体线径不均匀—阻抗不均匀。 设计改善:阻抗偏小,加大线径或加大发泡度 工艺改善:水中电容调小,对绞时注意防止芯线变形,同轴编织时注意张力调节等.
对绞线影响阻抗的因素﹕ 介电常数﹔绝缘线径﹔导体线径﹔对绞节距﹔绕包松紧(对屏蔽)﹔成缆节距﹔成缆包带松紧﹔编织的松紧﹔外被的松紧
.
发泡度:发泡度增大—介电常数减小—阻抗增大﹔发泡度不均匀—介电常数不均匀—阻抗不均匀.
绝缘线径﹕绝缘线径增大—阻抗增大﹔绝缘线径不均匀—阻抗不均匀.
导体线径: 导体线径减小—阻抗增大.
对绞节距﹕ a)非屏蔽线对﹕对绞节距减小—阻抗减小﹔ b)屏蔽线对﹕对绞节距增大—阻抗减小﹔
绕包﹕绕包张力大—铝箔紧—阻抗小.
成缆节距(非对屏蔽)﹕成缆节距减小—阻抗减小.
成缆包带(非对屏蔽) ﹕成缆包带紧—阻抗减小.
编织的松紧(非对屏蔽) ﹕编织紧—阻抗减小.
外被的松紧(非对屏蔽) ﹕外被紧—阻抗小.
电压驻波比为英文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的简写是指反射波比入射波叠加结果在线缆上形成驻波,造成射线各点的电压和电流的振幅不同,以Z/2的週期变化,我们定义相邻的波峰点与波谷点的电压振幅之比,称之为电压驻波比“VSWR”,一般我们用NA来量测.
驻波比就是一个数值,用来表示天线和电波发射台是否匹配,如果 SWR 的值等于 1, 则表示发射传输给天线的电波没有任何反射,全部发射出去,这是最理想的情况。如果 SWR 值大于 1, 则表示有一部分电波被反射回来,最终变成热量,使得馈线升温。被反射的电波在发射台输出口也可产生相当高的电压,有可能损坏发射台.
负载等于参考电压驻波比=1
驻波比要求的线材主要用于Notebook,移动电话,GPS,量测仪器,蓝牙技术等.
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的时候,由于制程不稳定因素的影响,信号在阻抗不均匀的地方会形成反射,这时传输线上会同时存在反射波和入射波,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压振幅Vmax,而在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Vmin,最大电压振幅Vmax与最小电压振幅Vmin的比值就称为电压驻波比
电压驻波比越接近于1越好.
应用在实际Cable生产上的参数特性及举例说明(制程参数的影响因数)
导体OD的稳定性和光洁度
芯线OD的稳定性及同心度的大小
对绞节距的稳定性,绞距过小,导致导体变形引起阻抗波动.
机台的不稳定性,引起阻抗不稳定
导体均匀性﹑绝缘均匀性﹑发泡度均匀性﹑结构尺寸均匀性
1) 导体直径不均匀﹑导体有弯﹑导体不圆﹔
2) 绝缘芯线偏心﹑椭圆﹑线径不均匀﹔
3) 发泡度不均匀﹔
4) 编织与外被的松紧也可引起回波的产生﹔工艺改善: 芯线制做均匀,导体圆整度,绝缘偏心度,收放线张力稳定.
•衰减(Attenuation)高频电子讯号在传动时由于基本材料电阻,产生讯号强度(电压)降低以外,尚有因高频引发的Impedance,导致电子讯号强度再被降低,基本电阻的衰减取决于导体材质可称直流衰减,电容电感的衰减取决于频率高低可称交流衰减,且频率越高此衰减越严重.
衰减(Attenuation)测试分析
Z0表示传输线特性阻抗,单位为Ω(传输线理论)
理论上,这虽是频域中的衰减,但衰减却与频率没有内在联繫,然而事实上,在现实世界中,对于非常好的传输,由于趋肤效应的影响,单位长度串联电阻随著频率的平方根增加;由于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,单位长度并联电导随著频率而增加,这意味著衰减也会随著频率的升高而增加,高频率正弦波的衰减要大于低频率的衰减。
随著频率的升高,介质引起衰减的增加速度要比导线引起衰减的增加速度快,那麽会存在某一频率,使得在这一频率之上时介质引起的衰减处于主导地位.
低衰减因素
低衰减可归于下列因素:
a.很大的中心导体直径(d)或绝缘介电材质的直径。
介电材质能防止高频能量经由电阻成份散逸而保存的能力.介电材质散逸
系数越低, 代表其传递高频能量之能力越高。
b.中心导体直径或覆被低阻值。
c.低介电系数。
d.低的集肤效应深度
如果ATT数值越趋近于0时,表示讯号损耗的情况越少。反之,ATT数值越负(越小)时,表示讯号损耗的情况越严重.
1. 芯线的皮厚
2. 附著力不稳定及芯线外观不良粗糙
3. 芯线的绝缘材质
4. 导体的大小
5. 测试线材的长短
6. 测试的环境及线材的屏蔽效果(遮蔽率)
材料衰减:有电压的情况下,分子会产生摆动,摆动会产生热 量,即而把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.
导体衰减:导体会发热,消耗的为热能
反射衰减:遇到材料不均匀点
不同线种的应用设计理论重点
电线主要分为两种,一种为同轴系列,一种为对绞系列
同轴线影响衰减的因素﹕阻抗﹑绝缘线径﹑导体直径﹑编织锭子数﹑每锭根数。
1) 阻抗增大—衰减减小﹔
2) 绝缘线径增大—阻抗增大—衰减减小﹔
3) 导体直径增大—衰减减小﹔
4) 发泡度增加—介电常数减小—衰减减小﹔
5) 外导体变化的影响
a) 编织密度增加—衰减减小﹔
b) 编织+铝箔结构—衰减减小﹔
c) 铝箔厚度增加—衰减减小﹔
对绞线-
对屏蔽厚度﹕ 铝箔厚度增加—衰减减小﹔ 铝箔厚,绕包时不容易绕紧﹐可导致高频衰减跳动。
7) 成缆节距: 成缆节距增大—衰减减小﹔
8) 总屏蔽: 屏蔽厚度及密度增加—衰减减小﹔
9 )对内延时差大—衰减偏大。设计改善:衰减偏大,加大导体线径,加大绝缘线径,加大发泡度,更改绝缘材料.(降低介质损耗角正切)工艺改善:芯线押出时尽量圆整,发泡度均匀,水中电容调小.
在衰减参数的应用里面一般有两个系数比较重要,如附表
------END------
联系电话:021-57629631 电子邮箱:jinfu@shjinfu.com.cn
客服QQ:1356304191 销售部经理电话:150-2641-6787(同微信)